「工资怎样合理避税」 员工工资如何合理避税
时间:2023-01-26 11:55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如何合理避税:如何为员工工资合理避税
员工工资合理避税,目前常见的办法有以下几种:
(1)将工资发放尽量安排在允许税前扣除额从下;
(2)提高职工福利水平,降低名义收入;
(3)可采取推迟或提前的方法,将各月工资收入大致拉平;
(4)纳税人通过尽可能长的时间内分期领取劳动报酬。
其中:提高职工福利水平,降低名义收入的方法主要有:
(1)企业提供住所,是个人所得税合理避税的有效方法;
(2)企业提供假期旅游津贴;
(3)购买保险公司的理财险;
(4)部分计入工资单,其余工资采取用发票报销的方式;
(5)多向税务部门争取福利金比例,多走福利;
(6)以实物形式发放;
(7)多缴公积金(但是同样企业也面临多缴,好像重庆的缴费比例是一定的)
(8)企业提供员工福利设施。 如:
①企业提供免费午餐、或企业直接支付搭伙管理费;
②企业提供和安排免费医疗福利;
③使用企业提供的住宅设备;
④企业提供交通工具;
⑤企业为职工子女成立教育基金,提供奖学金给职工子女等
收起回答其他回答:举几个例子供你参考。主要靠个人启蒙。王每月工资收入2 300元,其中800元为每月房费,其余1500元为可用于其他消费和储蓄的收入。如果王的单位每月给他缴纳2 300元,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王应缴纳的所得税为:(1500-500)*10%+500x5%=125元。但如果企业给他提供住房,他每月只交1 500元的工资收入。工资性收入应纳所得税为:(1500-800-500)*10%+500*5%=45(人民币),王粲少缴:125-45=80(人民币),不增加企业额外负担,员工在消费水平不变的前提下自行偷逃部分税款。李是一家卷烟厂的工人。下班后,李去宏远机械学校给学生们讲授一些基本原理。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用,1998年1月1日,李正式被聘为该校讲师,月薪1000元。李的卷烟厂近年来由于效益差一直面临亏损的局面,所以李的工资收入是每月600元。1998年12月——获得奖金收入2500元。同时,因为李在去机械学校的路上遇到了两个抢学生钱包的流氓,李和他们打了起来,最后把他们送到了公安局。当月,李因表现勇敢被公安机关奖励收入200元。年底,李主动去市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本月李计算应纳税额为1000-800+2500+200 = 2900 500 * 5%+1500 * 10%+900 * 15% = 535元。税务人员看了李的纳税申报表后指出了他的错误。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十条的规定,对见义勇为人员发放的奖金,经有关部门批准免税。具体规定如下:由乡(含乡、镇)以上人民政府设立或者经县(含县)以上民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具有机构、章程或者类似性质的组织的见义勇为基金,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授予见义勇为人员的奖金或者奖品免征个人所得税。李面对歹徒,不怕危险,与他们搏斗,把他们送到公安局。因此,获得了公安机关的奖励。公安机关是县人民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事业单位,发给李的奖金不应征税。但是,李显然不知道这个规定,所以他把它放在这个月的收入中去纳税,这是错误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规定,工资、薪金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第三条规定,工资、薪金所得,适用5%至45%的超额累进税率;第六条规定,工资、薪金所得扣除费用后的余额和月收入800元为应纳税所得额。我国的个人所得税采用的是分项所得税制的模式,因此其应纳税所得额是根据每一个应税项目确定的,即每一个应税项目的收入减去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后的余额作为该项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李的收入并不都与工资有关,所以应纳的所得税要逐项计算。2.奖金收入有以下规定:1)居住在十个国家的个人,几个月奖金或年终加薪、劳务分红(以下统称奖金盈余)应纳税额的计算。按照规定,个人一次获得几个月的奖金,应单独视为一个月的【资金和工资收入】应纳税额。由于月薪和工资收入已经按月扣除,原则上不扣除一次性获得的月度奖金,全额视为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额直接按适用税率计算。但如果纳税人领取奖金当月的工资薪金收入少于800元,则将奖金与当月收入合并后扣除费用,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即以奖金收入减去工资与当月800元的差额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并据此计算应纳税额。2)对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获得几个月奖金或年终加薪及劳务分红(以下统称奖金,不含上门发放的奖金)的计税金额的计算,按照规定,月工资及工资收入按月计税。所以对于一次拿几个月的奖金,不做抵扣,直接按照适用税率计算应纳税额作为应纳税所得额,不按居住天数计算。根据上述规定,李为居民纳税人,其工资及获得奖金当月的工资均低于800元,应将奖金与当月收入合并后扣除费用,即:[2500-(800-600)]*15%-125=220(元)3。《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劳务报酬所得每次不得超过4000元,所得税法中劳务报酬与工资收入的区别在于,劳务报酬所得一般是个人独立从事各种技能、提供各种劳务所获得的报酬;工资、薪金所得是在企业、事业单位、团体、部队、学校和其他组织工作和受雇的个人取得的报酬,属于非独立个人的劳动。李独立提供劳务,故应定义为劳务报酬所得,其应纳税额为:(1000-800)*20%=40(元),故李本月应纳税总额为220+40=260(元)
其他回答:奖金补贴的工资薪金不要集中分配。甚至年终奖、季度奖也要合理分配(跨月分配),避免个人所得税多缴现象。比如集中分配会导致达不到征收标准的低收入者缴纳个人所得税,这对这些弱势群体是不公平的。同时对高收入人群也有好处,可以降低适用税率,少缴税。
其他回答:可以让福利部分更高!比如底薪就是征税的下限!交通补贴和餐补可以做的更高!前员工入职时,可以和他沟通清楚:比如员工期望税前6000元,你可以给他3400的底薪;然后交通费补贴1500,餐补1100。那很好
【/s2/】如何理性避税:如何理性避税??
目前常见的办法有以下几种:
(1)将工资发放尽量安排在允许税前扣除额从下;
(2)提高职工福利水平,降低名义收入;
(3)可采取推迟或提前的方法,将各月工资收入大致拉平;
(4)纳税人通过尽可能长的时间内分期领取劳动报酬。
其中:提高职工福利水平,降低名义收入的方法主要有:
(1)企业提供住所,是个人所得税合理避税的有效方法;
(2)企业提供假期旅游津贴;
(3)购买保险公司的理财险;
(4)部分计入工资单,其余工资采取用发票报销的方式;
(5)多向税务部门争取福利金比例,多走福利;
(6)以实物形式发放;
(7)多缴公积金(但是同样企业也面临多缴)
(8)企业提供员工福利设施。 如:①企业提供免费午餐、或企业直接支付搭伙管理费; ②企业提供和安排免费医疗福利; ③使用企业提供的住宅设备; ④企业提供交通工具; ⑤企业为职工子女成立教育基金,提供奖学金给职工子女等
收起回答其他回答:工资如何合理规避?答大四Xi 668 20:45:24 2009-02-17。出差补贴不在工资中支付,回国后会根据实际出差时间立即报销。这样,如果报销不按工资计算,就可以减少计税基数。公司支付的交通费不计入工资总额,报销也没有工资总额高。其他回答kou na 2009-02-17 20:45:32是某个月。(如果是一年,就不用考虑纳税了,因为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的个人月薪税前扣除是1600,如果是人机工程挂钩的企业所得税,工资可以全额扣除。)如果是一个月,可以考虑每个月交一部分,另一部分在当年一次性交。因为国家税务总局对一次性发放几个月奖金有单独的扣税办法。几个月的一次性奖金单独扣一个月(这种方法一年只允许用一次),1600不扣。对应的税率是应付金额除以12再减去1600后使用的税率。比如每6500元工资,适用税率为15%;此外,每月奖金59,997元,59,997/12 = 4,999.75元,适用税率15%,每月扣税(6,500-1,600) * 15%-12 5 = 610,每月扣税59,997 * 15%-125 = 8,874.55,全年发放工资奖金如果不采用几个月一次性奖金政策,每月平均奖金应为这种计算方法对一般企业的企业所得税没有影响。
其他回答:如果你替他避税,公司要承担很多。我提几点建议。如果你的公司有一个隐形账户(不要说你不懂这个),它会把他的工资分成两部分,从而减少他的工资基数
或者把他的工资作为通讯费寄出(不要超过税法规定的限额,应该是300),从而减少300的差旅费。不存在税收问题。你可以把他的差旅费计入一个项目,为项目发生的差旅费也可以计入项目成本,也可以避税
。另外,把工资当车补交也可以避税,但是你们公司负担加重了
我就知道这么多。祝你好运
如果你想不交税的话,你就得把它当隐形账户用,因为基本上根本没有办法不交税,你说的是临时机构。我觉得做两个账比较好。当然我是在教你犯错,但是我以前工作的公司是施工单位,也是这么做的。但是,我出来是因为太不正规,所以做不做都是你的风险。
【/s2/】工资如何合理避税:企业个人工资如何合理避税【/s2/】
国家没有规定最高工资限额,肯定不能用福利费冲抵。一般情况下没有涉外收入无法合理避税,除非想偷税漏税另当别论。其他回答:目前常用的方法有几种:
(1)工资发放尽量安排在允许税前扣除的范围内;
(2)提高员工福利水平,降低名义收入;【/h/】( 3)月工资收入可以通过延迟或提前大致持平;
(4)纳税人尽可能长时间分期领取劳动报酬。【/h/】其中,提高员工福利水平、降低名义收入的主要方法有:【/h/】( 1)企业提供住宿,是合理规避个人所得税的有效途径;
(2)企业提供假日旅游津贴;
(3)购买保险公司的金融保险;【/h/】( 4)部分计入工资表,其余凭发票报销;【/h/】( 5)从税务机关获得更多利益,获取更多利益;
(6)以实物分发;【/h/】(7)公积金多交(但企业也面临多交,好像重庆的缴费比例是一定的)【/h/】(8)企业提供员工福利设施。比如:①企业提供免费午餐,或者企业直接支付寄宿管理费;②企业提供并安排免费医疗福利;③使用企业提供的住宅设备;(4)企业提供运输工具;⑤企业为员工子女设立教育基金,为员工子女提供奖学金等。
其他回答:保险是一种合理合法的避税手段,任何保险都不需要缴税,即使后期作为继承。所以可以考虑买一些投资保险,这样不仅不用交税就能让你的资金增值,而且保险避税的缺点就是收益期太长。一旦投资进去,短期内是拿不到钱的
其他回答:如果工资很高,可以考虑注册个人独资企业,用合作基金代替工资。个体企业可以申请审批和征收,综合税率为0.5~5.4%。也可以考虑成立多人合伙企业,以此来节税。也可以给公司开发票。更适合服务行业,咨询设计等
工资如何合理规避?工资如何合理规避?-百度知道
展开全部 是某个月还是每个月都差不多个人实发万元左右?(如果是年就不用考虑税,因为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月工资税前扣除额是1600,如果是工效挂钩企业企业所得税工资可全额扣除)如果是每个月,可以考虑每个月发其中一部分,另外的集中在当年的某个时候一次性发放。因为国税总局对一次性发放数月奖金有单独的扣税方法。一次性发放数月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进行扣税(该方法一年只允许使用一次),不扣减1600,相应税率为应发数额除以12对比减去1600以后所使用的税率。比如每工资6500元,适用税率为15%;另发放数月奖金59997元,59997/12=4999.75元,适用税率为15%,每月扣税(6500-1600)*15%-125=610,数月奖金扣税59997*15%-125=8874.55,全年共发放工资奖金(6500-610)*12+59997-8874.55=121802.45,即平均每月实发到个人121802.45/12=10150.20。如果不采用一次性发放数月奖金政策,每月平均应发放(59997+6500*12)/12=11499.75,扣税1604.95,相当于每月实发9894.8,这样能为每个人没月节约255元的个人所得税支出。该计算方法对一般企业的企业所得税没有影响。至于拿票报销就是人事和财务一块处理,拿票报销不能走工资,直接进的费用,所以没有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但严格说这其实是不符合国家政策,而且那么做工作量会增加不少.特别地,要是是经验老道的审计人员其实也是可以查出些蛛丝马迹的... 收起回答
工资如何合理规避?个人收入如何合理规避?
今年5月1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三部门发布通知,表示单位可以自主确定公积金缴存比例在下限5%和上限12%之间(调整前为8-12%)。据悉,这将为企业减轻约300亿元的负担。对我们普通员工来说,由于个人公积金的缴存额与单位一致,如果单位降低公积金的比例,我们个人提交的比例也会降低,这样我们会得到更多的工资,但对个人来说未必是好事。因为公积金不同于社保,社保中有一个统筹账户,这部分钱是共享的,而公积金是职工的可支配收入,单位和个人缴纳的收入都属于个人,这部分收入不需要缴纳一个税,所以这样,“省下来的”钱其实也没损失多少。说到纳税,今天我就来告诉大家普通人的收入(工资收入+劳动报酬)是如何合理避税的——第一,如果收入高,来源多,可以开公司。开公司很简单。你不需要工厂、办公室或员工。你只需要准备一些法律文件,向政府报案。将个人收入转化为公司经营收入,除了特殊的税收优惠外,避税最大的秘诀是:普通人先挣钱,交税,然后靠剩下的钱生活;企业先挣钱,再花钱,剩下的钱再交税。所以,如果你开公司,可以在缴税前提前花很多钱。比如以开会的名义放假,以联系客户的名义吃喝玩乐,以公司发展需要的名义买车买房……你能想到的都是合法的。最近我一个朋友用这种方法操作了一个几百万的CASE。 二、可以采用工资+报销发票的方式避税。少付工资拿发票扣也是避税手段。这种做法几乎不公平,但很常见。然而,这是一把双刃剑。虽然钱多了,但另一方面,很多合法权益也会同时少很多。比如社保基金等福利,以及裁员补偿等等。你需要多权衡,做出好的选择。第三,做私活获取劳动收入也可以合理避税个人劳动所得税20%甚至更高,做点私活不容易,想想就很苦恼…怎样才能避税?1、把整体分解成部分变零为整,就是明确一次性付清,分多次。由于劳动报酬所得在税法上是按时间计税的,属于同一项目连续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例如,小啊最近在B公司做兼职,她必须在一个月内制作一份设计图,奖励5W元。根据劳动报酬所得税税率表,如果B公司一次性支付5W给小A,小A将支付5万* (1-20%) * 30%-2000 = 1万元。但如果B公司5个月内缴纳,每月缴纳1万元,每月缴纳税款1万*(1-20%)* 20% = 1600元,5次共计8000元,税费节约2000元。可能有朋友会说,为了省下这2000块钱,资金到位需要5个月,浪费时间。如果一次性拿到,自己理财的收益会更高。是这样吗?我们必须自己计算:一次性交了5万,扣了1W,拿了4万。投资年化收益10%的产品,5个月收益只有1667元。如果分开支付,省下来的2000块钱会比这个收入高,每个月收到的钱可以继续理财,所以从时间上来说,没有损失。当然,如果你投资的是收益率更高的产品,那就另说了,但是风险很大,自己衡量吧~2.把一个人变成很多人税法规定,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个人共同从同一项目取得收入的,应当按照税法规定,计算每个人取得的收入,扣除费用后纳税。如果有一个项目要你们几个人去完成,可以要求对方按人头单独付款,而不是以团的名义一次性付一笔钱,这样损失就大了。因为税是按人头算的,钱可以分解,整体贡献率可以降低。如果你的劳动收入很大,几十万或者几百万,那就回到以前的方法,去创业。最后提醒一下,偷税、欠税、抗税、骗税都是违法的,但合理避税是没问题的。事实上,我们往往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无形中错失了很多省钱的机会。 如何合理避税:如何有效合理避税 说到合理避税,很多企业和员工都很头疼,因为双方每个月都需要五险一金。员工工资越高,税负越重,避税可高达45%!。合理的工资避税是许多企业为降低经营成本而采用的传统避税方法。以下是如何有效合理避税。 1.合理规划月薪和年终奖首先说明,文中提到的工资不包括要扣除的新项目,比如我交的三险一金,150元身心健康商业保险等等。合理规划月薪和年终奖就是用年终奖的纳税方式避税。具体来说,年终奖除以12个月的商确定适用税率,与月薪相同。顾名思义。也许你会觉得既然年终奖要除以12,那么每个月少发年终奖应该能少缴税。没那么简单。问你个问题:年薪20万,方案一,月薪10万,年终奖10万;方案二,月薪6万,年终奖14万;方案③,月薪14.6万,年薪5.4万。哪个方案税收最少?不是月薪和年终奖平分的方案①,也不是大多数人认为的方案②,而是方案③。方案③是计算出来的而不是大脑,也就是说通过一定的计算,可以找到月薪和年终奖在年薪中的最佳比例,从而使税额最小化。具体怎么找这个比例,这样做首先,估计你可以拿到现金收入作为年薪。其中一半是月薪,另一半是年终奖。这样两者的税率是一样的,计算此时年薪的整体税额。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有7个税率其次,年终奖减一个税率,年终奖按税率上限乘以12计算。如果减税率计算的年薪整体税额大于半时,那么半时税率最低,高的话税率合适也可以通过调整月薪税率来计算。一般来说,当年终奖税率低于或等于月薪税率时,年薪整体税率最低回到上面的问题,方案①所需的个税约为24000,方案②为35000,方案③为19000,最大差额为16000。疼吗?可以买几个好看的包。看到这里,肯定有人晕了。嗯,为了快速找出月薪和年终奖的最佳比例,做了一个简单的计算表。只要估算一下每年的现金收入,就能看到相应的年终奖。只能赚50多万,应该够大多数人年薪,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2.实物福利而不是津贴与公司提供的福利相比,大多数人都希望得到尽可能多的现金。不幸的是,现金收入越高,税收越高。如果不是为了福利,你就不用交税了。图森模式被打破了。理论上讲,按照国家规定,支付给个人的利益,无论是实物还是现金,都必须纳税。比如公司会对手机通讯费,交通费,房租补贴,甚至中秋节发的月饼米粉等进行纳税。但是说出来有个好处。目前,集体享有的不可分割的非现金福利原则上不征税。这就是实物福利避税的思路。注意,下面我想提供思路,但这只是一个思路。只要你有脑洞,就有很多办法。适合自己和公司吗?在什么情况下使用?给谁用?值不值得用?这需要自我考虑先说大部分公司都有的手机通讯费。运营商经常有收话费送手机的活动。公司在运营商收话费,算公司管理和营销费用,送员工的手机是办公用品。员工享受公司提供的通讯福利,通讯费由公司支付,这笔钱不用交税。除了交通补贴,现在很多公司都给个人高额的交通补贴。这笔现金应该依法纳税,但你也可以这样做。公司出面买了一辆自用汽车。这辆车是公司的资产。在个人使用过程中,当汽车计提折旧或个人离开公司时,汽车将被出售或出租给个人。这样既不会增加公司社保基数,也不会增加个税。同时购买车辆的发票也可以抵扣增值税,一举两得。以上方法比较适合高管。如果公司数量多,可以提供班车代替交通津贴。还有的用公司房租代替房租补贴,用公司食堂代替饭钱等等。,都是用实物福利来避税。3.公司合作更换工资、佣金和佣金前段时间恒大给著名经济研究员任泽平1500万年薪的消息震惊了朋友圈。有些人在咬舌,有些人不相信,有些人在计算任泽平的月收入和一年内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同时,这件事的真假毋庸置疑,但如果恒大真的以工资的形式给任泽平发1500万年薪,那对他来说就太糟糕了。国家经济发展迅速,工薪阶层中高收入人群越来越多,更何况任泽平年薪1500万,哪怕是100万。按照我的计算,按照最好的月薪年终税务筹划,你要交20万的税,员工不到80万。注:对于高收入人群,建议将公司支付的工资、提成、佣金通过公司注册转为公司间业务合作。需要注意的是,这个避税方案的前提是有实际业务,真正为公司提供销售和咨询服务。这样做之后,就不用交税了。有的同学会说,注册一个公司是要花钱的。不要忘记,国家现在为小微企业提供许多优惠待遇,以鼓励企业合规。比如小微企业年收入不足50万,企业所得税只有10%。在其他企业中,25%的小微企业不到一半。以上是如何避税以及如何有效合理避税的相关内容。综合税率最高可节省96%,大大减轻你的税负。有关更多信息,请单击→ 工资如何合理规避?避税还用私人账户发工资吗?税务部门扩大招聘了![/s2/] 你的老板用私人账户支付你吗?如果有,请注意!▼▼▼近日,宁波税务机关破获一起偷税案。 某设计公司虚开发票报销,偷逃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共计1845.72万元。 针对这一违法行为,税务机关作出了补缴税费的决定,延期补缴134.79万元,并处以705.71万元罚款。目前,该案已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哪些业务操作会引起税务检查? 现在的企业或多或少都会避税,但是什么样的避税会引起税务稽查呢?五哥带你回这件事! 前不久,宁波市税务机关稽查部门对某公司的纳税情况进行检查,发现该公司的两份工资、奖金支付明细表,其中一份与账簿、报表记载的数据相同,另一份则没有账簿、报表记载的数据。 因此,の怀疑该企业通过设立私人“小金库”来支付员工工资和奖金,以达到少扣缴个人所得税的目的。 经过深入调查,发现这些资金来源于公司9个业务部门负责人开立的个人银行卡账户。2012 ~ 2013年期间,企业通过这9张个人银行卡发放工资奖金3000多万元。 主管用自己的钱给员工发工资吗?用个人银行卡账户支付?那么他是用自己的钱给员工发工资吗?当然不是! 检查人员进一步查看了这9张银行卡,发现这两年有大量资金从上海、杭州、江苏、江西汇往这9张银行卡,然后将资金分散到员工个人银行卡中作为工资和奖金。 从公司账面记录的信息分析,上述汇款地区的部分建筑设计单位与公司有业务往来。 检查人员怀疑设计公司可能存在“隐瞒收入或虚开资金发票”以及支付员工工资和奖金避税的行为。 因此,对企业缴纳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调查立即开始。 人们对公司利润有许多疑虑据了解,公司在宁波设计行业属于中等规模,主要从事建筑工程设计和景观工程设计,2012年和2013年营业收入均超过1亿元。 总的来说,设计行业是一个高附加值的行业,具有材料消耗低、收入高的特点,企业最重要的成本支出是设计师的工资奖金。所以按照业务套路,这个企业的工资支出比例应该比其他行业高很多。 但企业报告显示,该企业在工资支出方面与其他行业差异不明显,企业年利润率低于10%,明显低于建筑设计行业20%左右的平均利润率。 这些疑虑,加上之前发现的企业可疑陈述... 因此,税务部门重点检查企业的工资奖金计提、发票受理、收入和成本费用等情况。 先查9张个人银行卡的资金来源,查上海、杭州、江苏、江西的建筑设计单位是否与公司有表外业务往来,从而找到涉税违法的证据。 果然!这些建筑设计单位以前都是以设计费的名义给公司开具发票,而公司是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把业务款支付到对方单位的账户上,但是每次对方在收到款项后不久就把类似金额的资金汇到公司部门负责人的9个银行卡账户上。 の这种操作有“接受虚假发票,拿资金分配员工工资奖金,逃避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严重嫌疑”! 然后通过整理公司承兑发票信息和业务主管个人银行卡信息,发现19家单位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33张,普通发票33张,金额3252.37万元。 可惜税务部门要求企业出示与进销存业务相关的工程设计合同、设计方案和图纸。完全没有! 最后,经各种核实和调查,税务机关认定企业通过虚构业务、虚开发票等方式向员工发放奖金,以避免非法纳税。 总结 今天5哥和大家分享一个建筑设计企业逃税的典型案例。 通过虚开发票、虚构业务等方式提取资金。,隐瞒收入,逃避缴纳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请各位大佬关注~ 但是作为员工,也必须注意工资的支付形式,注意自己的纳税。毕竟有些企业不仅自己偷税漏税,还“吞”员工交的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