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合理避税个人所得税」 怎样合理避税?(
时间:2023-01-26 11:55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s2/】如何合理避税个人所得税:如何合理避税?(尤其是个人所得税)
你把收入都转赠给我,就可以避税了其他回答:工资薪金所得:平均每个人在工资表上的收入,避税,或者在工资表上多填几个人,然后一个人几个人的工资就可以避过,找到了就死。个体工商户营业收入:收入以开具发票申报,费用以支付发票申报,多收支出发票,制作员工工资表以显示费用,在个人所得税未缴纳前可以合理避免。
其他回答:收入少,目前2000是起点
其他回答:可以作为报销方式,少付钱
其他回答:把一个人的收入分成几个人,控制到不交税的程度。工人少的话,操作容易,纳税多的话就难了。以上报销不错,但最好不要报销招待费。
其他回答:减少名下收入金额。方法如下:1 .实物补偿:通过改变收料环节名称进行实物分配(以生产资料或劳保用品的名义收发消费品)。二、贷款的假名称:可以用假票抵消,可以长期记账,直到坏账处理。方法有很多,表面上都是合法的。
其他回答:如果你工资高,那就多拿几个身份证号来抵消。现在税收2000,你可以比他低。
其他回答:首先,企业要合理预测和估计高管的大概年收入。然后根据收入情况,合理预测计算每个月应该发多少工资,再选择最低税率来决定每个月应该发多少工资。当然,结合全年一次性奖金的计算方法,应采用国税函[2005]9号规定的计算方法,合理划分一次性奖金的月平均工资。需要根据具体支付的工资数额来衡量。通过规划计算,将一般税率下调一个档次,达到节税的目的。
如何合理规避个人所得税:如何合理规避个人所得税
一、巧用公积金避税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工薪阶层个人每月所缴纳的住房公积金是从税前扣除的,也就是说按标准缴纳的住房公积金是不用纳税的。同时,职工又是可以缴纳补充公积金的。所以,一般职工提高公积金缴存还是有一定空间的,工薪纳税人巧用公积金避税是合理可行的。需要强调的是,利用个人缴纳补充公积金进行避税时有两个问题要注意:一是纳税人要在所在单位开立个人补充公积金账户;二是纳税人每月缴纳的补充公积金虽然避税,但不能随便支取,固化了个人资产。 二、利用捐赠进行税前抵减实现避税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实施条例》规定 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以及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金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这就是说,个人在捐赠时,必须在捐赠方式、捐赠款投向、捐赠额度上同时符合法规规定,才能使这部分捐赠款免缴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为:捐赠限 额=应纳税所得额*30%,允许扣除的捐赠额=实际捐赠额(≤捐赠限额)。 (二)2008年5月23日国家税务总局针对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发布了《关于个人向 地震灾区捐赠有关个人所得税征管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8]55号) 通知规定,个人如果通过指定机构向灾区捐助钱物,在缴纳个人所得税时,可按规定标准在税前扣除。具体规定如下:首先,个人通过扣缴单位统一向灾区的捐赠,由扣缴单位凭政府机关或非营利组织开具的汇总捐赠凭据、扣缴单位记载的个人捐赠明细表等,由扣缴单 位在代扣代缴税款时依法据实扣除。其次,个人直接通过政府机关、非营利组织向灾区的捐赠采取扣缴方式纳税的,捐赠人应及时向扣缴单位出示政府机关、非营利组织开具的捐赠凭据,由扣缴单位在代扣代缴税款时依法据实扣除;个人自行申报纳税的,税务机关凭政府机关、非营利组织开具的接受捐赠凭据依法据实扣除。最后,扣缴单位在向税务机关进行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扣缴申报时,应一并报送由政府机关或非营利组织开具的汇总接受捐赠凭据(复印件)、所在单位每个纳税人的捐赠总额和当期扣除的捐赠额。(三)对于地震“特殊党费” 国税发[2008]60号文件规定,广大党员响应党组织的号召,以“特殊党费”的形式积极向灾区捐款。党员个人通过党组织交纳的抗震救灾“特殊党费”,属于对公益、救济事业的捐赠。党员个人的该项捐赠额,可以按照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依法在缴纳个人所得税前扣除,这是合理可行的。 三、理财可选择的避税产品的种类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不断推出了新的理财产品。其中很多理财产品不仅收益比储蓄高,而且不用纳税。比如投资基金、购买国债、买保险、教育储蓄等,不一而足。众多的理财产品无疑给工薪阶层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慎重思考再选择便可做到:不仅能避税,而且合理分 散了资产,还增加了收益的稳定性和抗风险性,这是现代人理财的智慧之举。 (一)教育储蓄的免税和优惠利率 储蓄存款在很多工薪阶层的全部流动资产中占到的份额多达80%,但是加上征收利息、银行收费等使存款利率压缩到很低的水平,本来就很少的利息扣掉5%的税金后所剩无几,对于工薪阶层来说实在不划算。面对储蓄存款利息收入高达两成的税收成本,利率优惠幅度 在25%以上的教育储蓄将是工薪阶层很好的理财法宝。 (二)选择免征个人所得税的债券投资 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国债利息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免纳个人所得税。其中,国债利息是指个人持有我国财政部发行的债券而取得的利息所得,即国库券利息;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是指个人持有经国务院批准发行的金融债券而取得的利息所得。2007年12月,1年期记账式国债的票面年利率为3.66%;10年期记账式特别国债(八期)的票面年利率为4.41%;3月期的第十九期记账式国债的票面利率为3.38%,均收益较好。选择投资免征20%个人所得税的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和国债既遵守了税法的条款,实现了避税,还从中赚取了部分好处,因此,购买国债对大部分工薪阶层实为一个很好的避税增收渠道。(三)选择正确的保险项目获得税收优惠 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居民在购买保险时可享受三大税收优惠:1.个人按照国家或地方政府规定的比例提取并向指定的金融机构缴付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不计个人当期的工资、薪金收入,免于缴纳个人所得税;2.由于保险赔款是赔偿个人遭受意外不幸的损失,不属于个人收入,免缴个人所得税;3.按照国家或省级地方政府规定的比例缴付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和失业保险基金存入银行个人账户所取得的利息收入,也免征 个人所得税。 四、利用暂时免征税收优惠,积极利用国家给予的时间差避税 个人投资者买卖股票或基金获得的差价收入,按照现行税收规定均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这是目前对个人财产转让所得中较少的几种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项目之一。纳税人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股票或者基金进行买卖,通过低买高卖获得差价收入,间接实现避... 收起回答
【/s2/】如何合理规避个人所得税:有哪些可行的规避个人所得税的方法?-百度知道
展开全部 合理避税是合法的,通过合理避税可以提高个人可支配收入。以下介绍几种可行、合法的避税方法。 1、 差旅费补贴(差旅费津贴200元、误餐补助200元。超过部分并计“工资、薪金”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因出差产生的费用,不计税,标准根据当地税务机关规定的 2、 职工离职有个税法优惠,员工领取的离职补偿金在当地员工年平均工资三倍以内的免个所税; 3、 通讯费:单位因工作需要为个人负担的办公通讯费用,采取全额或限额实报实销的,暂按每人每月不超过300元标准,凭合法凭证,不计入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单位为个人负担办公通讯费用以补贴及其他形式发放的,应计入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 4、 职工夏季防暑降温清凉饮料费 报销形式可以不计税,随工资发要交税 5、 发票冲抵 (为不实开支不建议) 6、 大笔收入分次拿 7、提高福利降工资 8、劳务报酬工资化 9、高工资那个月分部分到后面的低收入月份 10、提高三险一金的额度 如果你的收入高不等钱用,完全可以将社保、公积金等标准提高到最高限度,当然公司所缴额度也相应提高了,这个可以和公司协商。 社保交多了以后退休工资自然会高,住房公税金个人和公司都计到个人帐户,各地还有取现机制,所以提高住房公积金是较好的避税办法。 拓展资料:个人所得税(personal income tax)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英国是开征个人所得税最早的国家,1799年英国开始试行差别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到了1874年才成为英国一个固定的税种。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既包括居民纳税义务人,也包括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有完全纳税的义务, 必须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境内的个人的所得和境外个人来源于本国的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在有些国家,个人所得税是主体税种,在财政收入中占较大比重,对经济亦有较大影响。 2018年6月19日,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这是个税法自1980年出台以来第七次大修。 [1]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草案2018年8月27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依据决定草案,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拟确定为每年6万元,即每月5000元,3%到45%的新税率级距不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个人所得税 收起回答
【/s2/】如何合理规避个人所得税:如何合理规避个人所得税?
合理避税”在实施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合理避税”又称“税收筹划”。它来源于1935年英国的“税务局长诉温斯特大公”案。当时参与此案的英国上议院议员汤姆林爵士对税收筹划作了这样的表述:“任何一个人都有权安排自己的事业。如果依据法律所做的某些安排可以少缴税,那就不能强迫他多缴税收。”这一观点得到了法律界的认同。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税收筹划的规范化定义得以逐步形成,即“在法律规定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尽可能取得节税(Tax Savings)的经济利益。”这一定义表明税收筹划具有以下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合法性 表示税收筹划只能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违反法律规定,逃避税收业务,属逃税行为。征纳关系是税收的基本关系,税收法律是处理征纳关系的共同准绳。纳税义务人要依法缴税,税务机关也要依法征税,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现实中,企业在遵守法律的情况下,常常有多种税收负担高低不一的纳税方案可以选择,企业可以通过决策选择来降低税收负担、增加利润,税收筹划成为可能。二是筹划性 表示事先的规划、设计、安排。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纳税义务通常具有滞后性:企业交易行为发生后,才缴纳流转税;收益实现或分配后,才缴纳所得税;财产取得之后,才交纳财产税,这就在客观上提供了纳税前事先做出筹划的可能性。另外,经营、投资和理财活动是多方面的,税收规定则是有针对性的,纳税人和征税对象不同,税收待遇也往往不同,这就向纳税人表明可以选择较低的税负决策。如果经营活动已经发生,应纳税额已经确定再去图谋少缴税,就不是税收筹划,而是偷逃税收了。三是目的性 表示要取得“节税”的税收利益。这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选择低税负。低税负意味着低税收成本,意味着高资本回收率;另一层意思是滞延纳税时间(有别于违反税法规定的欠税行为)。纳税期限的推后,也许可以减轻税收负担(如避免高边际税率),也许可以降低资本成本(如减少利息支出),不管哪一种,其结果都是税收支付的节约,即节税(Tax Savings)。从税收筹划的起源和定义可以看出,税收筹划不仅是企业利润最大化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一种方式,更是企业领导决策的重要内容,这也正是税收筹划活动在西方发达国家迅速发展、普及的根本原因所在。总之,税收筹划是在经营中寻求企业行为与政府政策意图的最佳结合点,成功的税收筹划往往既能使经营者承担的税收负担最轻,又可以使政府赋予税收法规中的政策意图得以实现。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即使站在政府宏观调控(比如产业政策等)的立场看,税收筹划活动也是应该鼓励,至少是不可禁止的。税收筹划作为企业经营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存在的。这种客观条件在目前看来至少包括政府依法治税的水平和税法变动情况两类因素。首先依法治税是进行税收筹划的前提。税收筹划是以现行税制为基础的,如果某一地区的实际税收经营不是以现行税法为依据,而是以其他类似收入指标的因素为依据,那么进行税收筹划就失去了实际意义,因为前提条件已经消失,这是企业进行税收筹划应注意的首要问题。其次由于税法作为一种法律既有稳定性也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变动性,所以进行税收筹划应该时刻关注税法的变化。在体制转轨尚未完成、税法调整较为频繁的现阶段,此点尤应重视,因为税法一旦调整,税收筹划的依据可能消失或改变,筹划的结果就完全可能与当初进行筹划的预期相反。换言之,企业的决策者和财务人员应当重视税法的变化、调整,据此相应调整税收筹划的策略和方法。任何一个税法的调整,其内容本身就可能是新的税收筹划的基础,但关键在于决策者如何因地制宜地运用税收筹划手段,来实现企业的利润增长。个人合理避税你会几招? 公积金避税 张先生是京广中心某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月薪10000元左右,扣除单位所代缴的保险及公积金后约8000元,根据个人所得税率表,张先生每月要缴纳905元的个人所得税。这对他来说是每月一笔不小的固定“损失”。“虽然每个月的工资不少,可面对近千元的税金,又挺心疼的,后来经过咨询了解到,只要公司申请就可以多往住房公积金里投点,这样公积金里的钱既不用交税又是属于自己的。” 朝阳区税务局的工作人员李小姐说:“张先生利用住房公积金来进行避税,是完全合理的。根据个人所得税有关规定,每月所缴纳的住房公积金是从税前扣除的,也就是说住房公积金是不用纳税的。同时,根据公积金管理办法,职工是可以缴纳补充公积金的。” 保险避税 华普大厦的罗小姐每个月的收入约为8000元,她说:“我平时用钱的地方不是很多,每个月都有2000元左右不知投在何处,存在银行也要交税,听同事说购买保险所得到的各种分河诩是免税的,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现在各保险公司都相继出台了好几种分红保险,如果真可以免税,那几年下来也近万元呢!”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营业部的冯小姐说:“从1999年11月1日开始,利息收入的20%要作为利息税被征收,可如果消费者购... 收起回答其他回答:目前常用的方法有几种:
(1)工资发放尽量安排在允许税前扣除的范围内;
(2)提高员工福利水平,降低名义收入;【/h/】( 3)月工资收入可以通过延迟或提前大致持平;
(4)纳税人尽可能长时间分期领取劳动报酬。【/h/】其中,提高员工福利水平、降低名义收入的主要方法有:【/h/】( 1)企业提供住宿,是合理规避个人所得税的有效途径;
(2)企业提供假日旅游津贴;
(3)购买保险公司的金融保险;【/h/】( 4)部分计入工资表,其余凭发票报销;【/h/】( 5)从税务机关获得更多利益,获取更多利益;
(6)以实物分发;【/h/】(7)公积金多交(但企业也面临多交)【/h/】(8)企业提供员工福利设施。比如:①企业提供免费午餐,或者企业直接支付寄宿管理费;②企业提供并安排免费医疗福利;③使用企业提供的住宅设备;(4)企业提供运输工具;⑤企业为员工子女设立教育基金,为员工子女提供奖学金等。
其他回答:现金交易不反映在账目中。
其他回答:了解经济园区!很多园区都有优惠政策,加上合法合规的运营,注册在一站式计费,企业主不仅可以拿到门票,还可以规避一些不合理的运营风险。【/h/】重庆园区,合理避税,一家家具一个地址的公司,可以独立创业,欢迎有需要的企业主或同行前来咨询。
【/s2/】如何合理避税个人所得税:如何合理避税?
如何合理避税?首先,避税的主体是谁?个人和企业的节税方式有很多。你可以看看我之前发的几篇文章,详细介绍一下。个人节税:苏思节税宝:个人所得税节税,如何做好节税规划?(二)乙企业节税:苏思节税宝:企业节税-法定节税方法总结
【/s2/】如何合理规避个人所得税:如何合理规避个人所得税?
如果你是企业高管或股东,年薪在15万到500万之间,那么你需要注册一家经批准的代收公司,以避税;如果你是咨询服务行业的企业主和年账单金额在500万以上的老板,那么你还需要注册一家经批准的代收公司避税;如果你是一个从事贸易和销售的老板,年开票金额在80万以上,那么你需要注册一家经批准的代收公司,以避税。 为什么?因为核定征收公司可以帮助企业合理规避企业所得税。那什么是被认可的代收公司呢?经批准的征收公司也可以称为征收公司,可以征收企业所得税,征收的称为个税(个人所得税)。 代收公司有什么好处?核定征收公司的目的是把企业所得税作为一种税来征收,让原来25%的企业所得税变成一种税,而该税的发票金额是0.5%-3.5%,这样可以少交很多税。"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379" data-rawheight="6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lazy" width="1379"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d63954ce59b76bbd14d9c5d67233d2de_r.jpg" data-actualsrc="https://pic3.zhimg.com/v2-d63954ce59b76bbd14d9c5d67233d2de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34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lazy" width="75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b99c649fc8e6ef8ac730938820888fa2_r.jpg" data-actualsrc="https://pic3.zhimg.com/v2-b99c649fc8e6ef8ac730938820888fa2_b.jpg"/> 【/s2/】如何合理规避个人所得税:2019,几种合理规避个人所得税的方法!500%实用 合理避税的几种传统方法;1.出差津贴(出差津贴200元,缺餐200元)。对“工资薪金”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因公出差,不征税,标准按当地税务机关的规定执行。2.有税法优惠员工离职,员工领取的遣散费在当地员工平均年薪三倍以内免税;3.通信费:单位为个人承担的因工作需要全额或限额报销的办公通讯费用,暂按每人每月300元的标准征收个人所得税,不计入个人月工资和有合法证明的工资收入。单位以补贴等形式为个人支付办公通讯费用的,应当计入个人月工资和工资收入,用于个人所得税。4.员工夏季清凉饮料费用报销单可以免税,税金要和工资一起交5.发票抵销(如果是虚假支出,则不适用)6.分期收取大量收入大学老师在企业兼职,项目完成后,获得劳动报酬3万元。假设他不填写专项抵扣,如果一次申报纳税,预扣应纳税所得额=30000-30000×20%=24000元预提税额=24000×30%-2000=5200元如果与企业协商,两个月内分两次缴纳,扣缴金额为(15000-15000 × 20%) = 12000元,扣缴税额为=12000×20%-0=2400元,合计税额为4800元。相比两者,节省400元。可见,纳税人如果能多次取得一项收入,分享收入,增加扣除次数,就可以减少应纳税所得额,节省税收支出。新的节税方法: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和分包目前,我国西部大开发或少数民族自治区出台了一些税收优惠政策,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用税收政策在低税地区注册企业,不仅最节税,而且合理合法。这里以我区工业园区企业注册为例。园区注册企业的增值税由地方留成的40%~70%支持;企业所得税由地方财政提留40%~70%支持;通过入园,企业可以节税70%以上。个人独资企业(营改增)可申请小规模核定征收,核定税率为0.9%;最高总税负为4.08%。案例研究:比如重庆某咨询公司合伙人王先生,平时月薪20万,每月提成。另外,合伙人年终分红,每年分几百万。一般情况下,王先生月收入不低于60万。目前老王每月税额为(60万-3500) * 45%-13505 = 254920元。如果王先生亲自创办某个人独资企业的咨询中心,咨询中心每月向国际咨询公司支付咨询费40万元。个人独资企业经批准征收,综合税负最高计算为4.08%,40万*4.08%=16320工资收入,应纳税额=(200000-3500)*45%-13505=74920通过改变模式,改变收入类型,王先生每月只需要支付74920+16320=91240每个月少交近16.3万!改变收入类型,少交近200万的税!总结:在金税三期强大的体制下,虚开发票减轻企业或个人税负的行为更是不见踪影。企业和个人只能通过法律途径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其中,最重要的方法是利用区域税收优惠政策。相关搜索个人独资企业中的避税12种合理避税方式合理的工资避税方法小规模企业的合理避税独资公司的优缺点工资避税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