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况下,假冒他人专利行为会构成犯罪?_集群智慧云企服务|信息服务中心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受理投诉、建议、合作、售前咨询),173-0411-9111(售前),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售后),微信咨询:543646
企业服务导航

哪些情况下,假冒他人专利行为会构成犯罪?

发布日期:2023-01-30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哪些情况下,假冒他人专利行为会构成犯罪?

假冒他人专利是指未经专利权人许可,擅自使用其专利标记的行为。《刑法》第216条规定——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这是刑法对专利犯罪的唯一规定,但未明确界定“假冒他人专利”的含义。
那么,哪些行为属于假冒他人专利?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包括以下几种:1、在其制造或者销售的产品的包装上标注他人的专利号;2、在广告或者其他宣称材料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3、在合同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4、伪造或者变造他人的专利证书、专利文件、专利申请文件。
此外,假冒他人专利行为应具备的条件:1、必须有假冒行为;2、被假冒的必须是他人已经取得的、实际存在的专利;3、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是故意行为。
那么,在哪些情况下,假冒专利行为会构成犯罪呢?
假冒他人专利,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属于情节严重,应当以假冒专利罪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1、非法经营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2、给专利权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3、假冒两项以上他人专利,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额在五万元以上的;4、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织梦好,好织梦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非法经营数额”,是指行为人在侵犯专利权行为过程中,制造、存储、运输、销售侵权产品的价值。已销售的侵权产品的价值,按照时间销售的价格计算。制造、存储、运输和未销售的侵权产品的价值,按照标价或者已经查清的侵权产品的实际销售平均价格计算。被侵权产品没有标价或者无法查清其实际销售价格的,按照被侵权产品的市场中间价格计算。此外,多次实施侵犯专利权行为,未经行政处理或者刑事处罚的,非法经营数额、违法所得数额或者销售金额累计计算。

哪些情况下,假冒他人专利行为会构成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