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关于商标纠纷案的管辖及法律适用_集群智慧云企服务|信息服务中心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受理投诉、建议、合作、售前咨询),173-0411-9111(售前),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售后),微信咨询:543646
企业服务导航

法院关于商标纠纷案的管辖及法律适用

发布日期:2023-01-29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法院关于商标纠纷案的管辖及法律适用

商标争议案件的管辖权和法律适用

审判要点 由于本案原告是中国台湾省的一家公司,法院审理了诉讼管辖权和法律适用问题。 法院认为,原告* *公司是中国台湾省的企业,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外民商事案件诉讼管辖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第五条的规定,本案作为涉外商事案件审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五十条规定,知识产权的侵权责任适用被请求保护地的法律,侵权行为发生后当事人可以选择适用法院的法律。本案当事人没有选择适用的法律,因此本案应当适用所涉商标专用权请求保护地的法律,即中国大陆法律,即mainland China法律。 由于被指控的侵权行为发生在现行商标法修改前,并持续到商标法实施,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商标法修改决定实施后商标案件管辖和法律适用问题的解释》第九条,修改后的商标法即现行商标法适用于本案。 专家评论 广东昌浩律师事务所律师黄雪芬、林认为,法律对商标案件的管辖和适用问题规定得非常明确。 关于法院管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商标案件管辖和适用法律的解释》第三条《商标法修改决定》实施后,第一审商标民事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中级以上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涉及驰名商标保护的民事、行政案件,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计划单列市、直辖市中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其他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因此,一审商标案件一般有资格由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基层法院接受最高人民法院指定后才能审理。 关于法律的适用,法律的规定更加详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商标案件管辖和法律适用的解释》第五条《商标法修改决定》实施后,商标局应当在决定实施后决定不受理或者不予受理商标注册和续展申请。当事人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审查时适用修改后的商标法。 对于《商标法修改决定》实施前提出的商标异议申请,商标局应当在决定实施后决定不受理异议。当事人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审查时适用修改前的商标法。 第六条当事人对《商标法》修改决定实施前未经核准注册的商标申请复审的,商标评审委员会应当在决定实施后作出复审决定或者裁定,当事人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在审查时适用修改后的《商标法》。 《商标法修改决定》实施前受理的商标复审申请,商标评审委员会应当在决定实施后作出准予注册的决定,当事人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商标评审委员会在决定实施后作出不批准注册的决定。当事人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在审查有关诉讼权利和主体资格时,适用修改前的商标法。 第七条《商标法》修改决定实施前已经核准注册的商标,商标评审委员会应当在决定实施前受理,决定实施后作出复审决定或者裁定。当事人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审查有关程序问题时适用修改后的《商标法》,审查实质性问题时适用修改前的《商标法》。 相关阅读:

商标争议的类型

我国商标法中商标纠纷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商标异议,二是商标纠纷,三是商标侵权。 商标异议 商标异议在《商标法》及其实施细则中有明确规定。对初步审定的商标公开征求公众意见的法律程序,旨在公平、公开地确认商标,提高商标注册审查质量。 商标异议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与以前申请的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违反《商标法》禁止条款或者商标无意义、申请人被取消资格等。 商标异议可以由任何人提出,即商标注册人或非商标注册人、企业、事业单位、个人、法人或非法人。商标异议程序的目的是加强公众对商标审查的监督,减少审查中的错误,增强商标意识,给注册商标所有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保护自己权益的机会,杜绝未来权利冲突的发生。异议可以是利害关系方,如注册商标所有人、较早申请商标注册的申请人或任何其他公民或法人。 商标纠纷 商标争议是指对注册商标的争议,即两个注册商标所有人之间因两个商标在相同或类似商品/服务中构成相同或类似而产生的商标权争议,或者驰名商标持有人之间因一个注册商标和一个驰名商标构成相同或类似而产生的商标权争议。 商标侵权 商标侵权是指行为人未经商标所有人许可,在相同或者近似的商品上使用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或者有其他干扰或者妨碍商标所有人使用其注册商标,损害商标所有人合法权益的行为。行为人销售明知或者应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时,被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自然人或者法人有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的民事权利。

法院关于商标纠纷案的管辖及法律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