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行为有哪些
发布日期:2023-01-29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相同或者近似的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
(二)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
(三)伪造或者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或者销售伪造或者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的;
(四)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更换商标的商品重新投入市场的;
⑤对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怎么办
违反法律规定的注册商标专用权,引起争议的,当事人应当协商解决;协商不愿意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或者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认定侵权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并销毁侵权商品和专门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的工具,可以并处罚款。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处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侵权人逾期不起诉或者不履行侵权行为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调解处理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金额;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此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权查处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涉嫌犯罪的,应当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侵犯注册商标权的认定标准
1、确定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范围。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权利范围是认定商标侵权的基本依据。
判断商标侵权能否认定或构成所考虑的所有因素都是围绕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范围进行的。根据我国《商标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注册商标的专用权仅限于核准注册的商标和核准注册的商品。”。
显然,从这一规定来看,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范围仅限于注册商标和注册商标核准使用的商品。范围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核准注册的商标;二、该商品经注册商标核准使用。二者结合构成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权利范围,决定了商标侵权与被控侵权对象的比较标准,从而得出是否构成侵权的结论。
2.确定指称侵权的具体客体。指称侵权客体的确定由两个因素决定:
首先是被指控侵权的商标
第二种是被指控侵权的商标所使用的商品
确定指称侵权的具体客体的意义在于确定和固化指称侵权的载体,为下一步与商标权保护范围的比较奠定坚实的基础。与确定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权利范围同等重要,是商标侵权的又一比较对象。
3.将被控侵权对象与注册商标和注册商标核准使用的商品进行比较,确定被控侵权商标和注册商标是否相同或者近似,被控侵权商标使用的商品和注册商标核准使用的商品是否属于同一种或者近似。
通过认定侵权的三个基本步骤,特别是将被指控的侵权对象与注册商标和注册商标认可使用的商品进行比较后,可以认定是否构成商标侵权。
商标侵权赔偿如何计算
第一种计算方法的适用(侵权人因侵权而获得的利益)
严格按照财务制度来计算侵权人因侵权而获得的利益是非常复杂的。第一,在实践中几乎不可能获得侵权人完整真实的财务记录。第二,侵权人可能并没有实际获利。比如一开始就发现侵权,商品还没有全部售出或者销量很小,不足以支付之前的包装费用。高等法院的解释进一步简单地处理了这个问题。第十四条解释:“商标法第五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侵权所得利益,可以按照侵权商品销售额与该商品单位利润的乘积计算;商品的单位利润不能确定的,按照注册商标商品的单位利润计算。”
这种方法在实践中应用广泛,从调查取证的角度来看相对容易,因此是首选方法。
第二种计算方法的适用(被侵权方因侵权而遭受的损失)
这种方式是非决定性的。被侵权人因侵权而遭受的损失如何计算?第十五条解释:“商标法第五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侵权造成的损失,可以按照侵权造成的商品销售额减少或者侵权商品销售额与注册商标商品单位利润的乘积计算。”这种方法很难在实践中应用。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销量下降是侵权造成的。销量下降的原因数不胜数。每一个产品都有其生命周期,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最后必然会衰退。如果产品处于生命的旺盛期,销量大概不会下降,这怎么算?单位利润下降的原因也有上千个。有的时候,厂商为了扩大市场份额,自行降价,那么单位利润必然下降,与侵权人无关。
目前,实践中很少以这种方式计算赔偿。
第三种计算方法(法定赔偿)的应用
第十六条解释:“侵权人因侵权获得的利益或者被侵权人因侵权遭受的损失难以确定的,经当事人请求或者依职权,人民法院可以适用商标法第五十六条第二款确定赔偿数额。”
法律赔偿是有前提条件的,只有在前两种方法无法计算时才能适用。法定赔偿由法官从0到50万元酌情决定,50万元以下法官说了算。0到50万的范围太大了,但请放心,法官不是随便说的。解释第十六条第二款:“人民法院在确定赔偿金额时,应当考虑侵权行为的性质、期间和后果、商标的声誉、商标许可费的数额、商标许可的种类、时间和范围、停止侵权的合理费用。”法官要根据规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其中商标许可适用较好。实践中有的法院直接按照许可费计算侵权赔偿,按照许可费计算赔偿,赔偿金额很可能超过50万元。
以上是边肖为大家提供的“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行为有哪些”,希望大家能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