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首义学院教师一项发明获国家专利_集群智慧云企服务|信息服务中心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受理投诉、建议、合作、售前咨询),173-0411-9111(售前),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售后),微信咨询:543646
企业服务导航

武昌首义学院教师一项发明获国家专利

发布日期:2023-02-26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武昌首义学院教师一项发明获国家专利

  近日,武昌首义学院信息技术中心研究部徐斌老师的《一种智能充电桩》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专利号:ZL 2019 1 1066844.5)。   该项发明专利是一款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多功能充电桩设备,将感应器件芯片及智能操作系统等关键部件嵌入到充电桩系统内部,通过物联网数据与互联网技术手段,为新能源汽车车主提供充换电服务及支付方式,为运营商预留多种智能端口、预约充电、实时充电过程管理服务,为新能源汽车厂商提供系统电池检测服务及其他基础充电终端服务,实现了大规模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的集中化、智能化管理运营模式。   与传统充电桩相比,这款多功能充电桩设备实现了“互联网 充电设施”服务,为充电桩生产厂商、充电设施运营商提供了便捷可靠的运营管理,且该技术能同时适用于交流充电桩和直流充电桩,更好地满足新能源汽车车主不同类型的需求。   徐斌介绍,这一充电桩设备的技术研发从2014年就开始了。“当时国内市场这类带有管理功能的充电桩设备很少,企业对相关软件和互联网技术也不成熟。2014年,我按照企业需求,开始了多功能充电桩设备的技术研发,希望能利用物联网数据与互联网技术,实现充电桩管理服务功能并适用于市场大规模投放。”2015年,多功能充电桩技术研发工作完成,多家企业利用这一技术投入生产并投放市场。   经过几年运营,市场反馈良好。徐斌对该充电桩设备进行了专利申报并在今年成功获批。“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 充电设施’已成为新建充电站不可或缺的技术。”徐斌说道。

武昌首义学院教师一项发明获国家专利